老攤主的隨筆:參展嘅心態與選擇
我都算係一名老攤主啦,老到有時候企喺同人場都會覺得有啲唔好意思,咁多年嚟,參展對我嚟講,早已唔係單純嘅「擺攤」。
點解要參展?唔係為咗說教,純粹想分享下自己嘅感受同諗法。
攤主嘅心態:從創作者出發
成為攤主之前,我係一個創作者,而喺轉化成創作者之前,我只係一個同人女。 從二創嘅參展模式轉換到原創嘅參展模式,我花咗一段時間先摸索到中間嘅分別及不對勁 。
二創往往係季節性跟住大勢走,作品同參展嘅節奏大多數都係圍繞住當時流行嘅 IP。當然你識得我耐就知…其實我都係唔9理,鐘意就照出。但原創唔同,原創嘅時間計法係由你自己話事,步伐節奏完全掌握喺自己手上。呢個自由,係原創最舒服嘅地方,但同時會帶嚟抉擇嘅煩惱,特別係參展嘅時候。
參展本質上應該係一個平台,俾我哋攞自己嘅心血出嚟,分享畀讀者或同好,帶畀雙方快樂與共鳴。但有時我都會問自己,如果無新品,參展做乜? 係為咗「佔個位」?定係為咗俾人覺得你一定會喺度?「習以為常」嘅感覺會令我有啲不安。
我覺得,參展有新作品會比較理想,而唔係為咗唔想俾人忘記,就不斷喺場上出現。有機會淪為「你永遠都喺度,咁我下次買都得啦。」 我哋嘅作品,至少應該係自己都覺得有價值、有意思嘅,而唔係攞啲連自己都唔會買嘅嘢去「交功課」。
「逢展必到」的代價
我曾經有「逢展必到」嘅時期,當時覺得,參展係攤主嘅「必須動作」。嗰陣嘅展規模無而家咁多、咁散,但都已經夠令我嘅精神狀態極唔健康。
啲展一個接一個,自己就好似永遠追唔上咁,日日試圖趕稿、試圖逼自己有新刊,展前極度焦慮,出唔成又會有罪惡感。結果搞到自己無時間休息,無時間沉澱,甚至無時間真正享受創作嘅過程。到最後,攤係set咗喺度,但我個人已經冇晒熱情,亦冇人對我個檔有興趣。經歷過呢啲九唔搭八嘅個人選擇後,我開始學識放慢腳步,唔再參加所有展,而係選擇啲真正適合自己嘅場合。作品質量有冇因為呢個選擇而提高到就唔知,不過心態輕鬆咗係真嘅。
為咗乜嘢參展?選擇嘅重要性
參展係一個選擇,而唔係一個必然。 每次參展之前,問自己幾個問題:
呢場展適唔適合我? 呢場活動嘅風格、目標讀者、場地氣氛,係咪同我嘅作品夾?如果答案係「唔啱」就慳返。
我有啲值得展示嘅嘢嗎? 如果無新品,或者覺得手頭上啲嘢一般般,咁倒不如留返啲時間同精力,等下次準備好再去。
能量管理:謝絕過度消耗
創作係一件需要投入好多精力嘅事,而呢啲能量唔係無限。需要時間去沉澱,去諗清楚自己想做啲咩,而唔係畀展覽牽住走。
我覺得保留能量係一件好重要嘅事。與其每場都去,不如先集中做好作品, 當你帶住新作品同熱情去參展,讀者係會感受到,嗰種交流同互動嘅質量會好唔同,尤其是做原創類,不像二創要追風潮,並沒有太大時間限制。
點解要揀適合自己嘅活動?
活動種類好多,唔同搞手有自己風格。同時,同一樣嘢放喺唔同地方,價值係會唔同。
如果作品準備好都係蟹的話,問題未必完全出喺自己身上,諗下有冇將自己置於合適的地方同樣重要。
唔係每場展都值得去,亦唔係每次都需要參加。選擇一啲真正幫到自己嘅場合。
享受參展嘅快樂
參展對我嚟講,最開心梗係見返舊雨新知、同埋大叫完售啦!但呢份快樂嘅基礎,係作品同心態。如果可以帶住好作品參展,每一次都值得期待。
而家我唔會再追求參加所有展覽(體力同時間都搞唔掂),反而想專注創作內容,並將作品整合喺呢個網站上。
對我嚟講,呢個地方就係我個攤。
掛住我咪上黎望下囉。
發表迴響